股票策略
美國醫療保健類股:基本面穩健,評價面具吸引力
受關稅和最惠國待遇(MFN: Most Favoured Nation)拖累。2025年以來,對美國醫療保健產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由於對關稅和MFN定價政策的擔憂,相關類股表現不佳。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曾威脅要將美國藥品進口關稅提高至200%。此外,他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在美國的藥品定價上,將其與其他已開發國家(OECD)的最低藥價掛鉤以降低美國處方藥價格。因此,美國醫療保健類股今年以來(截至8月1日)下跌了約5.0%,同期間美股大盤則是上漲約8.0%。此外,其他傳統防禦性類股,例如必需消費(上漲2.4%)和公用事業(上漲13.0%)的表現也優於醫療保健類股。
關稅是關鍵障礙;醫療保健業者持樂觀態度。如果關稅擔憂緩解,醫療保健類股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出現反彈;因為籌資、資本支出和併購將重新活躍。星展集團謹慎樂觀地認為,務實主義將成為基本情況,並且在實施關稅或其他限制性政策(例如MFN定價)的情況下,醫療保健產業將保持在可承受的水準。一些正面跡象顯示,這種務實主義正在落實;7月27日,美國與歐盟簽署了一項貿易協議,根據該協議,來自歐盟的藥品進口關稅為15%,而不是先前威脅的200%的高額關稅。醫療保健業者似乎也認同這種“樂觀”的觀點。美國幾家大型醫療器材/工具製造商表示,他們認為不存在像消耗品成長那樣出現庫存提前效應,這意味著擴張並未提前。
結構性利多因素依然存在。關稅結果目前仍大致是兩極化的,下行風險顯然存在。需要等待貿易方面取得進展,觀察關稅壓力是否獲得到較佳解決。儘管如此,星展集團仍看好美國醫療保健類股,因為結構性利多因素將持續多年。這些利多因素包括:人口老化、醫療保健支出持續增長、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增長和財富增加和可支配/選擇性醫療程序的支出增加。
人口老化將使慢性病相關支出的增加。人口結構部份,2024年,美國近一半的長者(65 歲以上)人數已超過兒童(18 歲以下)。從2010年到2023年,長者人口顯著增加,而兒童人口則有所減少。這種人口結構轉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醫療保健支出,因為老年人口幾乎面臨所有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例如心臟病和中風、癌症、糖尿病、肥胖症、阿茲海默症、關節炎、慢性腎臟病、癲癇和蛀牙等)的風險。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慢性病目前佔美國醫療保健支出的大部分,佔2024年美國4.9兆美元醫療保健支出的90%。總體而言,美國醫療保健支出預計將保持強勁;從歷史上看,醫療保健支出佔個人消費支出(PCE)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或以上。
財富增加提升可支配醫療支出。財富增加是另一個未來數年支撐醫療保健產業的結構性趨勢。特別是,它將增加可支配或選擇性醫療程序(例如整形手術、體外受精(IVF)治療、雷射近視手術和植牙等)的支出。GLP-1藥物顯著地實現了這個轉變,其適應症不斷擴大(識別並獲得監管批准,以用於現有藥物的新用途),從糖尿病擴展到肥胖症的治療。GLP-1藥物,例如Ozempic、Wegovy和Zepbound,現在專門用於減重,2021年問世以來已獲得主流認可,並大幅擴大了其終端市場。
整形手術程序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反映了財富增加對可支配醫療支出的影響;美國進行的整形手術總數(包括微創手術)已從2005年的1020萬案例大幅增加到2024年的近3000萬案例。此增長趨勢可望持續下去,受益於GLP-1 藥物日益普及,這增加了與減重相關的身體問題的發生率。
製藥業 – 看好創新藥品製造商和合約製造商。製藥業目前正努力應對專利到期帶來的利空;整體產業營收成長率預計將從2019年至2023年的5.3%放緩至2024年至2028年的2-5%。在全球製藥業市值中佔55%的13家公司中,有8家將在2026年前面臨專利到期的情況,這也會影響其美國業務的30%。儘管如此,投資人仍可期待籌資的復甦和研發支出的增加,這將成為潛在的催化劑 – 籌資和研發通常是成長的關鍵預測指標,因為它們協助公司建立未來專利和藥品線規劃。併購是製藥企業利用的另一個擴大產品線的方式;市場預期到2025年,相關領域的總併購交易金額將達500億美元。就次產業而言,星展集團看好:1)創新藥品製造商;以及2)合約藥品製造商。星展集團相對看好創新藥品製造商,因為其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首先,創新藥品常用於治療癌症等關鍵疾病。其次,它們不易被其他藥品取代。這意味著它們將更能抵抗關稅,因為任何成本增加都將直接轉嫁給消費者,對利潤的影響有限。合約製造商也是贏家,因為它們可能從關稅和"生物安全法案"中受惠,兩者都將鼓勵公司在美國境內尋找替代藥品製造地點。
醫療器材 – 慢性疾病治療為營收韌性。醫療設備和器械製造商被普遍認為比其他製藥業者更具韌性,原因在於專利風險較低、對藥品定價改革的曝險較低,以及更短、更可預測的研發週期。在"川普2.0"政策帶來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醫療器材在美國醫療保健領域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更具防禦性的選擇。就產業細分領域而言,星展集團青睞那些涉及慢性照護(例如心血管、腫瘤和糖尿病)的業者,因為它們將受惠於慢性疾病日益成長的結構性趨勢。心臟醫療器材(例如心臟起搏器和支架)、骨科植入物、糖尿病設備(例如胰島素泵和連續血糖監測器)的製造商,需求可能隨時間成長。由於關稅影響,擁有美國製造業務的耗材製造商將可能受惠於從海外產品轉向替代供應。而製造更"創新"和更高附加價值設備(例如機器人手術工具)的業者,在成長方面可能提供更大的上漲空間,但他們也更容易受到醫院資本支出週期的影響,這些週期受關稅影響。隨著歐洲關稅和國防支出重新分配的不確定性持續,醫院資本支出可能放緩。
美國醫療保健類股 – 評價面具吸引力,且營收趨勢穩健。由於上述結構性利多,美國醫療保健類股的每股營收趨勢可望持續強勁成長。在此環境下,近期價格的修正為投資人提供了佈局的機會。關稅和MFN定價確實對醫療保健業者,尤其是製藥領域的業者構成實質風險,但星展集團相信務實主義最終將在政策制定中佔據主導地位。
喜歡我們的研究報告,歡迎訂閱星展投資總監各類投資刊物,點此立即訂閱。
下一步,您可以…
本資訊是由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公司註冊號: 196800306E)(以下簡稱“星展銀行”)發佈僅供參考。其所依據的資訊或意見搜集自據信可靠之來源,但未經星展銀行、其關係企業、關聯公司及聯屬公司(統稱“星展集團”獨立核實,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針對本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或者正確性不作任何聲明或保證(含明示或暗示)。本資訊所含的意見和預期內容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訊的發佈和散佈不構成也不意味著星展集團對資訊中出現的任何個人、實體、服務或產品表示任何形式的認可。以往的任何業績、推斷、預測或結果模擬並不必然代表任何投資或證券的未來或可能實現的業績。外匯交易蘊含風險。您應該瞭解外匯匯率的波動可能會給您帶來損失。必要或適當時,您應該徵求自己的獨立的財務、稅務或法律顧問的意見或進行此類獨立調查。
本資訊的發佈不是也不構成任何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的一部分;在以下情況下,本資訊亦非邀請公眾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也不允許向公眾提出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也不應被如此看待:例如在所在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未經授權;向目標物件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不合法;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違反法律法規;或在此類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星展集團需要滿足任何註冊規定。本資訊、資訊中描述或出現的服務或產品不專門用於或專門針對任何特定司法轄區的公眾。
本資訊是星展銀行的財產,受適用的相關智慧財產權法保護。本資訊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包括電子、印刷或者現在已知或以後開發的其他媒介)進行複製、傳輸、出售、散佈、出版、廣播、傳閱、修改、傳播或商業開發。
星展集團及其相關的董事、管理人員和/或員工可能對所提及證券擁有部位或其他利益,也可能進行交易,且可能向其中所提及的任何個人或實體提供或尋求提供經紀、投資銀行和其他銀行或金融服務。
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不對因任何依賴和/或使用本資訊(包括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疏忽或其他問題)或進一步溝通產生的任何種類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包括直接、特殊、間接、後果性、附帶或利潤損失)承擔責任,即使星展集團已被告知存在損失可能性也是如此。
若散佈或使用本資訊違反任何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的法律或法規,則本資訊不得為任何人或實體在該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散佈或使用。本資訊由 (a) 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在新加坡;(b)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c)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國香港[DBS CY1] ;(d)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e) PT DBS Indonesia 在印尼;以及 (f) DBS Bank Ltd, Mumbai Branch 在印度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