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市場
股市表現:企業併購利多以及疫苗樂觀消息,激勵美股主要指數收高。NVIDIA以400 億美元將ARM納入旗下,NVIDIA上漲5.8%,並帶動其他晶片股上漲;美光上漲6.4%,AMD上漲2.0%,英特爾上漲0.3%,高通上漲0.04%。甲骨文上漲4.3%;該公司表示將與中國的字節跳動合作,維持TikTok在美國的運營;甲骨文擊敗微軟,與字節跳動達成一項合作協議,而不是直接收購TikTok美國業務。吉利德宣布以210億美元(每股現金88美元)併購Immunomedics,擴大其癌症治療版圖,預計將在2020年第4 完成併購;吉利德上漲2.2%,Immunomedics上漲98%。另製藥業者Seattle Genetics上漲14.5%;因同業Merck表示,將以10億美元收購部分股份,以共同開發和銷售其癌症治療藥物。輝瑞指若肺炎疫苗證實安全和有效,可望於年底前在美國分發,上漲2.6%。企業購併利多消息亦帶動其他製藥類股走揚;嬌生上漲0.4%,製藥公司輝瑞上漲2.6%,默克藥廠上漲0.3%,獨立生技醫藥公司安進(Amgen)上漲1.5%,艾伯維藥品上漲0.9%。原油期貨價格收低,因 OPEC 進一步調降需求成長預期,能源股走弱;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下跌0.7%,雪佛龍(Chevron)下跌0.5%,康菲石油上漲1.2%。道瓊工業上漲1.18%,收27993.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27%,收3383.5點。那斯達克上漲1.87%,收11056.7點。費城半導體上漲2.12%,收2181.7點。波動率指數(VIX)下跌3.80%,收25.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類股表現部份,資訊科技類股表現最佳,上漲2.07%;其次為原物料類股,上漲1.37%。通訊服務類股表現最差,上漲0.13%;其次為核心消費類股,上漲0.47%。
公債市場:財政刺激計劃談判仍未取得進展,聯準會可能改變購債組合,更支持較長期的公債,以及對大選的擔憂情緒,為公債帶來近期支撐。股市上漲的樂觀情緒並未導致公債需求受到壓抑,投資人靜待聯準會會議結果出爐,公債殖利率小幅波動。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1.000基點,收0.1270%。美國5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1.270基點,收0.2516%。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0.650基點,收0.6723%。
• 歐洲市場
股市表現:牛津肺炎疫苗重啟人體試驗,支撐泛歐股市走揚。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肺炎疫苗,獲得許可得以重啟人體試驗,旅遊股和科技股走強,抵銷了能源股的弱勢,泛歐指收漲。儘管重啟人體試驗,阿斯特捷利康下跌0.3%。不過旅遊股普遍走揚,英國航空母公司IAG上漲4.4%,easyJet和漢莎航空(Lufthansa)均上漲約2%。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估計今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將驟減946萬桶,降幅高於一個月前預估,顯示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傷害高於市場預期,也壓抑能源類股表現;英國石油公司BP下跌1.9%,法國石油公司Total下跌1.5%,荷蘭皇家殼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下跌1.7%。美國晶片設計公司Nvidia將以400億美元收購軟銀旗下的IC設計商ARM,併購案也支撐半導體類股走揚;英飛凌上漲3.3%,意法半導體上漲3.7%,戴樂格半導體上漲0.7%。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0.15%,收368.5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10%,收6026.3點。法國CAC上漲0.35%,收5051.9點。德國DAX下跌0.07%,收13193.7點。道瓊歐洲600指數類股表現部份,旅遊及休閒類股表現最佳,上漲1.93%;其次為科技類股,上漲0.94%。石油及天然氣類股表現最差,下跌1.05%。其次為公用事業類股,下跌0.50%。
•
亞洲市場
日本: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14 日下午以過半票數的377票當選自民黨的新任總裁,成為新任黨魁。日本參、眾兩院也將於16日舉行新任首相的指名選舉,正式選出新任的日本首相。日經225指數連續第3個交易日走揚,創7個月來(2月14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金融股普遍走揚;三井住友金融上漲0.8%,瑞穗金融集團上漲0.1%,三菱日聯金融集團上漲1.8%。汽車類股各有漲跌;豐田汽車上漲1.3%,本田汽車上漲1.4%,日產汽車下跌0.7%,馬自達汽車下跌0.1%,三菱汽車上漲1.9%。軟銀集團宣布將ARM賣給輝達,輝達將以現金搭配股票交換的方式收購ARM所有股權,收購額最高達400億美元,而軟銀最高將取得輝達8%股權,上漲9.0%。夏普上漲3.4%;為對抗小米等陸廠,夏普將推出低價5G智慧手機、電池續航力可達1週。三井高科技上漲11.0%,受惠居家辦公普及推升情報通訊機器用半導體需求擴大、5G相關半導體需求也揚升,三井高科技由虧轉盈。日經225指數上漲0.65%,收23559.3點。經濟數據,7月季調後工業生產月增率為8.7%,高於市場預期的8.0%。
中國:8月信貸增速超乎預期,M1增速升至兩年半來最高,顯示企業流動性隨經濟復甦顯著好轉。人行今日開展8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單日淨回籠200億元。人民幣匯率回穩,提振上證指數開高收漲。中國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採取准入管理並施加資本要求。大型中資金融股走弱;建設銀行下跌0.3%,國壽下跌1.1%。中小型銀行股有支撐呈現上漲;成都銀行上漲3.8%,南京銀行上漲2.3%。醫藥衛生類股表現佳;康泰生物上漲1.7%,華蘭生物上漲0.5%,泰格醫藥上漲0.5%。半導體類股普遍走揚;曉程科技上漲20%,斯達半導上漲5.1%,揚杰科技上漲20%。特斯拉概念股上揚;雙林股份上漲17.4%,三豐智能上漲6.2%,雙飛股份上漲6.0%。上海證交所指數上漲0.57%,收3278.8點。
香港:恆生指數開高後震盪收高。蘋果新產品即將亮相,帶動港股蘋果概念股走揚;舜宇光學科技上漲4.6%,瑞聲科技上漲2.5%,比亞迪電子上漲5.5%。其他科技股亦普遍走揚;騰訊上漲2.6%,阿里巴巴上漲0.8%,小米集團上漲1.3%,美團點評上漲0.7%。蘋果供應商富士康、緯創和和碩有望獲批參與印度一項規模達66億美元的刺激專案,該專案旨在將製造業引入印度,富智康集團股價上漲8.9%。博弈股走弱;銀河娛樂下跌1.0%,永利澳門下跌1.1%,金沙中國下跌0.3%。中資金融股跌多漲少;建設銀行下跌0.7%,工商銀行下跌0.7%,中國平安上漲0.6%。金價上漲帶動金礦股走升;招金礦業上漲14.0%,紫金礦業上漲3.5%,山東黃金上漲3.1%。香港恆生指數上漲0.56%,收24640.3點。恆生國企指數上漲0.56%,收9806.6點。
台灣:資金重返電子股,帶動台股開高走高。主要權值股走揚;鴻海上漲1.2%。隨著蘋果將於本週發表新機,隨著新機上市在即,拉貨力道也逐步加大,大立光預估,9月拉貨動能會比8月好一點,大立光股價上漲4.4%。輝達
(NVIDIA) 同意以400億美元併購軟銀旗下的安謀 (ARM),帶動台廠相關供應鏈股價上漲,輝達重要夥伴台積電獲法人持續看好,台積電上漲1.0%。此外,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奇力新及立隆電,也提供晶片電阻、電感和鋁質電解電容等產品,切入輝達供應鏈,其股價皆呈現走升。華為禁令明天生效,聯發科利空出盡,股價上漲2.4%,也激勵 IC 設計股強勢上漲;旺玖、揚智、矽統、松翰都呈現漲停。台灣加權指數上漲0.88%,收12787.8點。
•
外匯市場
市場訊息:疫苗捷報和企業併購案利多消息提振股市,避險需求降溫,美元指數下跌。日本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14日當選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將接任日本首相職務,菅義偉購誓言要維持安倍的政策;日本參、眾兩院也將於16日舉行新任首相的指名選舉,正式選出新任的日本首相,日圓兌美元走升。 相對便宜的英鎊看漲期權吸引了一些投機性投資者,帶動英鎊走升。根據CFTC數據,在截至9月8日的一週,對沖基金的英鎊淨多頭頭寸達到3月以來最高。媒體報導,中國和歐盟將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消息提振歐元走升。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貶至16個月低點,因為美元普遍走軟,且市場預期中國央行將增加現金投放以提振經濟;同時,在11月大選之前,美國不利於中美關係的言論增加,保守派參議員提出了結束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法案。
主要貨幣表現:
美元指數下跌0.30%,收93.0520點。
歐元升值0.17%,收1.1866美元。
英鎊升值0.39%,收1.2846美元。
日圓升值0.41%,收105.73日圓。
澳幣升值0.05%,收0.7288美元。
紐幣升值0.51%,收0.6700美元。
加幣升值0.02%,收1.32加幣。
人民幣升值0.35%,收6.8105人民幣。
•
原物料市場
能源:利比亞復產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今年與明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預估均下調40萬桶,油價走弱;紐約原油期貨下跌0.19%,收每桶37.3美元。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2座至254座。其中,主要用於頁岩油氣開採的水準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6座至214座。
黃金:儘管美股走揚,但美元表現疲軟,支撐黃金期貨上漲0.81%,收每盎司1963.7美元。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前一交易日黃金持有量持平於1248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