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下車門,就立刻對眼前的這群人肅然起敬。

經歷各種九彎十八拐之後,我的胃早已翻攪上百回,才終於抵達這間位於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咖啡輕食店。究竟這裡擁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他們願意如此舟車,在缺少城市便利的情況下,開一間感覺就賺不了什麼錢的社會企業?

瑪納與光原的美好結合

瑪納,在鄒族語裡有「分享」的意思,而對這裡的人而言,更是一種與大自然、與生態共享的生活狀態,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

但隨著時代變遷,資源紛紛集中至都市,原住民部落在山上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困窘,部落裡的年輕人只能一個一個離鄉打拚,在異都撐起整個家庭的經濟與期待。為了讓年輕人回流,「在家鄉也能賺錢」,在地產業的發展成為趨勢。

由於部落裡70%的人可找到農地耕種,加上阿里山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以有機農業為發展目標的非營利組織:「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因應而生。



在瑪納,透過每日的訪視、每個月的定期集會,協會得以掌握部落裡每個人的耕種狀況,誰的高麗菜這次收成的較好,便可以分享給其他農友知道。久而久之,連家庭狀況也都瞭若指掌,像是有家農戶當季產量突然下降,找出原因後才發現原來是夫妻吵架。協會在其中如同整個部落的橋樑,搭起當地人的連結。

但即便教會原住民種菜,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人買,才能真正帶起當地經濟產值,於是由王鵬超所發起的「光原社會企業」,便成為「讓原住民專心種菜,我們負責賣」的角色,真正開始連結市場。

做的是有機,想的是下一代


為了鼓勵當地居民發展有機農業,王鵬超堅持採「保價收購、公平貿易」,種了多少通通買下,不讓農民承擔季節或風災等風險,甚至為資金週轉不靈的原住民提供小額貸款,只希望能讓他們共同守護這塊土地。

「沒有信仰是做不下去的。」產銷班的班長楊孝明,目光炯炯地說著。剛開始因為土地仍殘留農藥、化肥等,需要面對兩、三年幾乎沒有收入的轉型過程,讓土壤慢慢恢復淨化。但透過彼此鼓勵、互助合作以及光原的強力後援,長期下來令土壤的結構產生改變,土地變好了,自然回饋出天然、甘美的各種農作物,生態也因此豐富了起來,進而帶動觀光發展。漸漸的,年輕人回來了,有機農業成為部落的共識,更是精神。

而王鵬超並不因此而滿足,他想帶給當地的,不只是有機農業的技術,更希望能夠讓他們「自己當老闆」。除了提供機票補助,讓阿里山農夫到菲律賓、印尼等地教授當地居民耕作技巧以外,也預計在將來提供資源、管道,培育有志創業的青年原住民。

另外,王鵬超也善加結合外界資源,成功獲選星展銀行「社會企業獎勵計畫」,利用其提供的發展基金開設有機輕食店Manna Café,將賣相不佳但仍然是極為健康有機農產作成輕食,避免浪費的同時,亦提供更多元的原住民就業機會。在山上人手不足時,星展員工也以志工服務的方式,協助採收或是陪伴原住民小朋友學習英文、建立基本金融概念等等,一同點亮部落曙光。

不只是職業,更是一份志業

走出店外,立即可以看到一大片的梯田,斜斜的往山的方向過去,彷彿只要走上去,便可以與藍天親吻。孩子們光著腳在田野間恣意奔跑,狗兒慵懶地躺在田邊,這都是在還噴灑農藥的從前,看不見的光景。

握了手道了謝,王鵬超的手厚實而溫暖,撐起的不只是這片山林,更是每個部落原民對家鄉、對土地的眷戀,現今的光原已成為台灣山區有機農業的代表,他們不求賺多,只盼望能留給孩子一份淨土,並可以在自己的家鄉,恣意生活、作夢,回饋這片得之不易的土地。

對王鵬超而言,光原不只是職業,更是一份難以忘懷的志業。